大量养狗需要怎么做好预防疾病?
1、加强饲养管理 狗病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不少人误认为防病就是打针喂药。狗病与环境是分不开的,而且大多数疾病都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只有饲养管理工作搞好了,家狗的体质健壮了,抗病力才能增强。在这方面应当重视饲料的合理搭配和环境的有效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密度和光照等)。
2、搞好卫生消毒 保持狗舍、笼具及环境的清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选用一定的药物,定期消毒;消灭蚊于、苍蝇和老鼠;狗场不宜养狗和猫。
3、预防接种 对于-些烈性传染病,如狗瘟、魏氏梭菌病、波氏杆菌病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硕防接种。
4、药物预防 一些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疫苗,只能定期药物预防,如球虫病、疥癣病、巴氏杆菌病(虽然有疫苗,但保护率不高)、肠炎、***炎等。应根据其发生规律,按时投药。
5、检疫与隔离 初次养狗,应从非疫区引种,并在兽医的帮助下对于一些传染病进行必要的检疫,合格者方可购买。新购入的种苗,应隔离观察一段时问(一般20~30天),确认健康时方可入群饲养。基础工作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开始打不好基础,将后患无穷。
6、制度与设施 应有健全的防疫制度和完善的防疫设施。制度既然制定,要严格执行,尤其是狗场谢绝参观,非饲养人员不得轻易入舍,其他动物不可闯入狗场。狗场的防疫设施(门口车辆消毒池、狗舍门口消毒箱、紫外线灯光消毒室、围墙、隔离林带、粪便处理场等)应完善。
7、坚持自繁自养 狗场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不要轻易从外面引种。应坚持自繁自养,逐渐选留优秀个体作种,淘汰病狗和带菌带虫狗(这一点绝不姑息),培育健康狗群。经3~5年的定向选育,狗群的质量,无论是生产性能,还是健康状况,都会有一个大的改进。
如何预防狗狗得狂犬病?
狂犬病一直都是人们敬而畏之的疾病,同样也是狗狗当中一种很严重的疾病,那么你想要知道狗狗感染狂犬病会有什么症状吗?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吧。
狂犬病的病程主要有三个
第一,狗狗感染狂犬病之后,刚开始都会慢慢的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表现,比如说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头痛发热等等。
第二,随之会出现的就是感染性的表现,狗狗畏光畏水,情绪会变得非常的兴奋和暴躁,时常还会出现身体抽搐的症状,持续时间一般都是在1-3天左右。
第三,之后身体都会出现行动迟缓***表现,不停地流口水,喜欢咬人,这一般都是狂犬病的最后阶段,狗狗狂犬病进入麻痹期后的2-4天后就会死亡!
预防狂犬病
1、想要远离狂犬病,首先一定要远离携带狂犬病毒的宠物,最常见的就是狗狗。不要让自家狗狗接近陌生的狗狗,谁也不知道这只狗狗有没有携带***。
1.***性状狂犬病***存在于动物的中枢神经组织和唾液腺中,经血液传播。***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日光、紫外线、1%~2%肥皂水、70%酒精、3%碘酒等都能杀灭。该病潜伏期随受伤部位和毒素侵入量不同而异。受伤处,分布的神经和淋巴管越多入侵的***量越大,发病也越快,短的8~10天罹病,长的数月甚至数年。2.发病症状病犬初期沉郁,表现为精神萎顿、怕光、望空乱叫、唾液增多、声音嘶哑、后肢软弱、轻度***即呈惊恐状;中期为兴奋期,表现为狂躁不安、攻击人畜、无目的游荡、饮食困难、个别怕水、流涎夹尾,意识障碍、反应紊乱;后期为麻痹期,表现为张口垂舌流唾液、四肢后躯麻痹、卧地不起,最后全身衰竭而死。人感染发病后,表现为头痛、乏力、恶心,伤口发痒、发热,瞳孔放大、流泪流涎、出汗、怕水和狂躁不安,3~4天后全身麻痹死亡。3.防治措施(1)断绝传染源,捕杀已感染的家犬及其他动物,捕杀野狼、野狐、野犬,捕杀后,应焚烧或深埋,严禁剥皮利用。(2)实行家犬免疫制度,认真做好防疫工作,并建立免疫档案。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3)人被病犬或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后,要立即用20%软肥皂水冲洗伤口,再用3%碘酊消毒处理。迅速用人用狂犬病疫苗紧急接种,有条件的可结合使用狂犬病血清治疗,时间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