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实历史中袁绍是什么样的人?

真实历史中袁绍什么样的人?

----自身优势

袁绍,自本初。他家是四世三公,在东汉末年有极大的影响力。因为汉朝是察举制,当官的大都是推荐上来的,而老袁家有能力当的官不小,老推荐,结果门生故吏天下。

-----自身劣势

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号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是小老婆儿子,作为嫡子的袁术看不上他,结果本来袁家是一手好棋,两兄弟不对付,力量削弱明显。

----有识有胆有智之人

尽管袁绍是庶出,但是他敢拼敢闯,终在北方击败公孙瓒,拥有四州之地,一时风头无两。

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号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袁绍在我看来绝不是曹操说的那么不济,不然他是掌握不了那么大的土地的。绝对不是不会用人之人。

曾经在与公孙瓒一战中,他被围困。手下让他赶紧跑,他不同意,带领着手下就跟对方干了起来,最后他撑到援军来到,这绝不是胆小之人。

而他之所以在官渡一战中失败,因为他没有天子。汉朝的余威尚在,只要他一败就是土崩瓦解。而曹操在道德上有制高点,失败得起。

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鄄城县宠物猫店电话号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天不遂人愿,要亡你本初。


袁绍确实实力很强大,因为袁绍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应该属于富三代。三公是汉朝自皇帝以下权利最大的职位,分别掌管军队,官吏,和钱粮的。而袁绍家族往上数三辈都担任过三公的职务,所以袁绍有名气,当时很多人才都投靠过袁绍,曹操手下的郭嘉和荀彧都是从袁绍那里跳槽到曹操的身边的,因为他们都看出袁绍是成不了气候的人主。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袁绍作为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富二代、败家子,在《三国演义》里的形象基本上完美体现出了老百姓心中对于当时富二代的种种想象:什么志大才疏,优柔寡断,不能容人,不听谏言。。。

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袁绍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史书上记录的袁绍的一生。

袁绍出生于四世三公之家的汝南袁氏,论家庭背景在整个大汉也是数一数二;论袁绍的身材相貌:“绍有姿貌威容”也是相貌堂堂;有权有势有相貌也就罢了,袁绍还有才华。

二十岁左右的袁绍就已经称为濮阳长,做官已经有了清名,前途一片光明。这时候赶上袁绍母亲去世,袁绍辞官守孝三年,之后又补父丧三年。在这六年中,袁绍虽然在家不出仕,但暗中结交豪杰,积极准备对付宦官,声势很大。

最后被中常侍赵忠知道了,质问袁家说:“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

袁绍叔父袁隗几次责备袁绍说:“袁家迟早有一天毁在你手里!”袁绍没办法,就干脆响应大将军何进的征召,当了何进的亲信。

袁绍在何进麾下还是地位很高,而且袁绍也给何进出了许多好主意。

但是何进被皇后所误导,犹豫不决,当断不断,最后被宦官骗进皇宫反而丢了性命。最后袁绍率军杀进皇宫杀光了宦官替何进报仇。

袁绍《三国演义》中人。出生在东汉未年一个大望家族中。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家***。袁绍外表宅心人厚,但内心深处嫉妒贤才,唯容人,疑心病很重,从来不信任别人说话做事瞻前顾后,有谋无勇。所以最后败于曹操。为什么呢?失民心者,失天下!

袁绍算得上英雄,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当初极力贬低袁绍的曹操一定想不到自己的名声比他还不如。

嫡长子继承制源于商朝,在商朝女性地位极高,最典型的就是在祭祀上女子享受男子一样的待遇,中国第一位女元帅——妇好(注意不是将军,而是指挥将军的元帅),就是商朝时期的人物。那个时候子凭母贵,只有正妻生的孩子才有继承权。商朝被灭后,女性社会地位被极力打压,但嫡长子继承制被保留了下来,从原先的子凭母贵变为母凭子贵,沿用千年。

袁绍作为其父袁逢的庶出子,从他后来被过继给早卒的伯父袁成,就可以出来很不受家里人待见,因为袁成早卒,官位只做到了左中郎将,说白了没有啥政治遗产。但即使是这样,袁绍凭借着自身努力,获取了在官场的宝贵人脉,也积累起不可忽视的声望!即使大家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袁术是嫡子,在袁氏家族中地位要比袁绍高很多,其实他俩差不多,半斤对八两吧。

真正袁氏第五代的领军人物是他们的哥哥——袁基,他不仅承袭的父亲袁逢的爵位,而且官至太仆,为九卿之一,只比三公低了一级。如果不是后来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导致董卓一目之下屠了袁氏满门!袁绍和袁术根本就很难有出头之日,袁基凭借官位和在氏族中的地为,只要一句话,他俩就要乖乖听着。

而董卓进京,袁绍和袁术逃走起兵,为何袁氏一门没有人逃走,原因也值得深思,好的话是成就一门忠烈的美名,腹黑一点的就是袁绍和袁术借董卓之手“黑死”了一直压着他们的大哥!用心观察一下,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初,袁绍和袁术可是一伙的,袁绍是盟主,袁术负责后勤,不是信得过的人,怎么会让他负责粮草。

袁术兄弟反目恰恰就在袁基死后,因为此时袁术成为了嫡长子,他应该自认为咸鱼翻身,取代袁基号令袁氏一族,可惜袁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两兄弟最后才会闹的那么僵,甚至反目成仇!但不管怎样,袁绍最终完成了庶出子的逆袭,成为乱世中的霸主之一。所以说袁绍没心机,呵呵了。

袁绍另外一个被诟病的地方就是没有去挟天子,给了曹操机会。其实关于应不应该挟天子这点本身就值得推敲!一千多年后的元末,朱元璋就曾面临和袁绍相似的问题,到底救不救出于水深火热的小明王呢?当时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之一刘伯温就劝道:“干嘛要救,该自己请回个领导够你头痛的!”(后来朱元璋果然头痛的要命,不得不私下解决了小明王)

发现了么,这句话和袁绍当初反驳谋士去救汉献帝是不是惊人的相似!你可以说袁绍无谋,但你总不能说刘伯温***吧?所以挟天子有好处也有坏处,当时对于袁绍来说很鸡肋,因为袁绍实力最强,只要稳扎稳打,统一北方,天下指日可待。他应该巴不得其他诸侯抢来抢去把汉献帝搞死才好呢!

这点没啥好反驳的,袁绍从发动这场战争就是个错误!而且是战略错误,因此给了本来注定失败的曹操翻盘机会,至于后来的烧粮草,都是战术上的问题,这种错误就连诸葛亮也犯过!曹操后来在赤壁也犯了和袁绍一样的战略错误!

所以说在整个三国时期,袁绍虽然很难说是顶尖的枭雄霸主,但至少也是中人偏上之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