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军入关时,为何一定要汉人剃发易服?
  2. 明朝具红衣大炮,满清是如何打进中原的?

清军入关时,为何一定汉人发易服?

“剃发易服”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于1644年,也就是清军入关,顺治在北京城登基后发布的《剃发令》;第二部分是1645年清军在打下江南后颁布的《易服令》,两者合称“剃发易服”。

很显然,剃发易服的指令是为了维护满洲人对当时全国统治,以营造汉族对满族一种身份认同上的稳定手段。其最早由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辽阳的时候提出“谴三骑持赤帜,传令自髡剃不杀”。

到了1636年,当时的皇太极对群臣说“为防止满人效***之陋习,衣服语言悉遵旧制”。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要***剃发易服,而是要要求满人必须使用满族传统头发和衣服,以防止忘记祖训。

江阴哪里卖宠物狗,江阴哪里卖宠物狗的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来这也没什么对吧,然而这个时候,崇祯年进士,后来清朝入关后被封为礼部右侍郎的孙之獬,为了在清朝统治者的面前留给好个印象,不仅自己主动“剃发易服”,还上书说:

陛下平定中原,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

这句话彻底触动了当时掌管清王朝实权的多尔衮。于是一方面是基于对***统治的稳固,另一方面为了表示清朝的统治,在多尔衮的授权下,开始全国强制性推行该政策。

江阴哪里卖宠物狗,江阴哪里卖宠物狗的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也算是恶人有恶报吧,顺治三年,山东爆发“谢迁起义”,农民军攻入淄川,活捉了当时衣锦还乡的孙之獬,将其斩首。

***剃发易服是由变态的汉奸孙之獬为了向主子邀功而脑洞大开建议的,这个王八蛋最后得到了现世报。当时顺治皇帝寸功未立,他为了树立威信积极***纳了这个极其损害中华民族精神的建议,使满请统治也因之大害民心而接近崩溃的边缘。试想大元都没有实行过这种残酷的精神镇压和民族歧视。因此我认为顺治帝就是一个昏君,而且清朝第一个皇帝就是昏君。多亏顺治得病早死,明君康熙继位,否则大清必然比蒙元还短命。

满贵族和皇帝之间的博弈,多尔衮为了阻止皇帝重用***,推行剃发易服和搞大***阻止皇帝重用***,最后顺治黯然退场,孝庄又通过手段分化了满贵族,康熙上台开始重用***打压满重臣,往往游牧民族问鼎中原以后,原来的贵族就会成为你的障碍他们会阻止你使用其他人,元朝就是例子,几次改革失败最后内部乱了,要不朱元璋累死也不可能以南攻北成功,清吸取了一定的教训,做出了妥协把贵族利用八旗制做成了皇帝的直属势力,缓解了矛盾。

江阴哪里卖宠物狗,江阴哪里卖宠物狗的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满洲人入关后发现中原人很可怜很肮脏 个个头上生满了虱子痛苦不堪 因此就搞了一个爱国卫生运动 将多余头发都剃了 留下少部分结成辫子 从此再也不受虱虫之苦 为中原百姓带来福音 以至于民国初期百姓感念清***的恩德宁可掉脑袋也不剪辫子 以示对大清帝国的忠心和爱戴!大清帝国光耀千古!





清朝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个半奴隶制的社会,几千年来都过着不限制人衣着发型的社会习俗,被统治者缴完税之后就享有有限的的自由,但是元清入主中国之后,元是将***压制到最低层,任意欺凌,对汉文化保持是不即不离,结果是导致八十年就灭国,底层人是有反抗精神的,清吸取了教训,***用逐步压制反抗精神,培养僵化思维的手段来奴役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剃发易服就是屈服***的手段,企图反同化***,加上文字狱***思想,达到长期奴役***的目的,压制汉文化,才能更适合异族统治***。

明朝具红衣大炮,满清是如何打进中原的?

明朝可不止拥有“红衣大炮”这一种利器,还有“火枪”、“水底雷”、“地雷”、”火龙出水“、“虎蹲炮”等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永远是作战的人,再厉害的武器也只是起次要作用,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

满清之所以能在武器装备与明朝有明显代差的情况下入主中原取而代之,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自己出了问题。俗话说的好“坚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明朝朱元璋立国时将国家的方方面面都作了详细的规划并写进了律法要子孙后代遵守,可是社会是发展的,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万历朝的时候,明朝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已出现极大的弊端,张居正趁着万历年幼把持朝政,推行“一条鞭”法这才把已经滑向深渊的明朝这驾马车稍微拉回正轨。但“一条鞭法”是以废除其他货币,将白银作为唯一法定货币,税收用货币取代实物的办法来推行的,这样做提高了朝廷行政管理的效率,又使社会劳动力配置使用灵活,减少官员贪腐充盈国库,那为什么这么好用又方便的方法唐宋元等前朝怎么不用呢?这是因为中国境内没有什么银矿,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使用铜作为主要货币,到了明朝同时期的西班牙人殖民美洲发现了巨型银矿,白银被大量输入到中国,与此同时,日本也发现了大型银矿,也成为重要的白银输出地,当时全世界二分之一的银子都运到了中国,这才使明朝有了足够的银子作为统一的官方货币。可是随着源源不断的银子运到明朝,货币超发必然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使得实物地租和农民收入在不断贬值,再加恰好遇到小冰河期灾害频繁,农民收不上粮食只能纷纷破产放弃土地逃荒。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严重摧毁了明帝国原有的保持百年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构,逃荒的流民所引起的社会动荡也就在所难免。这就是为什么李自成张献忠屡战屡败,每一次绝地逃生振臂一呼又能短时间聚集几十万流民的原因。

而满清也不是打进中原的,他们是被吴三桂等带路党请进来的,李自成率领的流民军可以打败腐烂透顶的明朝***军,但还不是满清八旗军的对手,至于南明的一帮窝里斗的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那玩意毕竟只是打实心弹的火炮,不是***,凭啥有了别人就打不进来啊?再说清兵出关的时候也有火炮的,而且数量和质量上并不比明军差。不要被电视剧骗了,清军在还是后金的时候也许比较依赖骑射,武器和甲具上和明朝有差距。他们叫满洲以后实际上是有长足进步的,武器的良品率更高,士兵的披甲率也更高,孔有德投降后更是带去了火炮铸造工匠和船匠。

在吴三桂献山海关之前,清军利用海船运输屡屡掠夺山东,在江阴之战中最后就是靠上百门火炮齐射才炸开的城门,他们在军事物资配备上只比明军强,不比明军弱。在战争中唯武器论本身就是邪路,毫无士气的士兵你给他***都可能引爆在自己境内,何况明军那时候连武器都不如人家了。

清军可以出关打进中原细考起来是一个必然事情,和五胡乱华有些相似的地方。大体上不是清军强大到不可战胜,而是关内实在不像样子,中央***已经对疆土的控制力降到极限,割据***又不成气候。我们无需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天灾、党争什么的都可以,结果都是王朝控制力下降。明末农民起义和西晋八王一样的不成器,没有一个胸怀天下的雄主,都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货色。也同样是自己打不过就拉外人来当帮手,就是不考虑人家帮完忙还走不走的问题。

所以清军入关是必然的事情,即使不是清军也可能是准噶尔,可能是沙俄什么的。总结来说就是自己不争气就别怨人家揍你,挨了揍要想的是怎么养好身体揍回去,不是骂人家凭啥***,大抵上***之间没有凭啥,就是拳头够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