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小床怎么做?
要制作兔子小床,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材料,如木板、锯子、钉子、锤子和油漆。根据兔子的大小,确定床的尺寸。使用锯子将木板按照尺寸锯成床板和床腿。
最后,将床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为兔子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和睡眠空间。记得定期清洁床铺,保持卫生。
母兔兔舍怎么建?
首先场址选择
1。地势 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向阳背风、平坦或稍有适当坡度(3~10%)、地下水位低(1。
5~2。0米以下)、排水良好、场地较宽的地方为优。 如地势低洼、排水不良以及背阴之处,因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不宜建造兔舍。地势过高,冬季容易招致寒风浸袭,同样不利于冬季兔舍环境控制和兔群的健康。
2。水源 应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以保证人畜饮水、生活用水以及兔舍的冲洗消毒之需。
3。土壤 最好是沙质土壤。 因透水性好,能保持干燥;导热性低,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黄土和粘土最不理想。“湿时一团糟,干时一把刀”。如遇这种土壤,要用石板或水泥沫地。
4。位置 应建在安静、卫生、能减少疾病传染的地方。如应远离交通干线200米、一般道路100米以外;远离居民点200米以外,且在居民点的下风头和居民饮水井的下方位,以防嗅气吹入居民区和兔场粪尿等污物污染水源;更应远离屠宰场、牲畜市场、畜产品加工厂及牲畜来往频繁的地方,以防传染疾病。
同时考虑附近能有高压电线通过为优。
5。面积和地形 在场址选择时,既要考虑节约使用土地,又要留有发展余地。一般一只基础母兔和它所生的后代需要0。6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计,而兔场建筑系数一般为15%。
农村养殖业中养兔子投资少,风险小,近几年涌现出很多大大小小的养兔场。繁殖仔兔在养殖兔子中是非常重要的,母兔兔舍的建造则是重中之重。
首先兔场的选址要求环境安静、地势略高、切忌兔场建在地势低洼潮湿、环境污染的地方。考虑到冬季取暖的问题,可选择半封闭式的暖棚结构,冬天寒冷的天气,产仔等特殊情况时,覆盖塑料布防寒。兔舍分单列式和双列式,中间通道宽3米左右,兔舍底部用4—5厘米的竹片,没根间隔2厘米,以能漏兔粪为准,订制成60厘米的竹板,左右以及顶部用水泥板搭建,上下建3层合适,再高的话投放饲料就不方便了,而且经济合算。兔舍按东西走向,光照时间久,也便于通风。
母兔兔舍要做复式设计,母兔窝的隔壁是仔兔窝,每隔一个窝中间隔墙上要留一个圆洞,方便母兔产仔后进仔兔窝喂奶,供兔子吃食和自由活动。每间兔舍门要***光好,能随时观察兔子的情况。兔舍里安装上饲料盒,饮水设施,做到一个窝里,配备一个料盒一个饮水碗。
母兔兔舍不仅要注意卫生,每天清扫兔子粪便,保持兔舍清洁无污染。还要注意夏季防暑、雨季防潮、冬季防寒。母兔产仔后特别注意猫、鼠、黄鼠狼等兽害的发生。兔舍清洁干燥、冬暖夏凉,有利于母兔、仔兔的健康。
近些年养殖兔子是比较热门,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养殖前景还是很可观的。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来分享下我的个人建议。
首先兔舍应该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场地宽敞的地方,应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源。远离屠宰场、家畜市场、畜产品加工厂及其性畜往来频繁的道路口,人声嘈杂的交通要道边。最好建在离交通干线200米、离一般道路100米以外较僻静的地方。
兔舍高度是地面至坨下的垂直距离,三层兔笼最上一层笼顶应距舍顶0.5-1.5米,南方宜高,北方宜低,一般高2.5~3.5米。
兔舍应该墙壁坚固、抗震、抗冻、耐水、防火,同时具备良好的保温与隔热作用,北方多用砖砌,内墙涂抹白灰。
以上就给我分享的个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多多关注,感谢[呲牙]
对于兔舍的建设本人确实不怎么懂,咨询了一下朋友,下面就是朋友介绍的。
兔舍建造规格多种多样,可建在地上,也可建在地下。地下建棚的深浅可以1~2米不等,可根据当地冬季气温不同而定,特别寒冷地区可以加大深度。塑料棚兔舍先挖一个南北宽2米、东西长3米(养兔多可以把长度加大)、深2米的土坑,然后在坑内坐北朝南搭个壁斜棚,棚南面是运动场,供喂食和兔子运动用。塑料棚北80厘米,南面接地,棚顶加横梁,梁上铺塑料薄膜,薄膜用绳子或其他重物固定。棚的东面开个门,供兔子出来吃食和运动,以及管理人员进出用。此门要用棉门帘遮盖保暖。棚内西边和北边挖小洞,深约50厘米、宽30厘米、高35厘米,供母兔产仔用。
用那种大瓦片怎么搭一个棚子,给兔子当住处?
可以这样去搭一个兔子棚子:
1、架床用木料、秸秆、塑料薄膜、铁丝和红砖等搭设。
2、温室前后低中间高,前后部分搭设2层架床,中间部分搭设3层。
3、用单砖砌成10厘米高的墙,墙间距为1.2-1.6米,然后用木杆搭成1-3米宽,长度不限的架床,木杆间距为20-30厘米。
4、在第一层的基础上,距第一层层面80-100厘米处用木杆***成80-90厘米宽的床。
5、在每层都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膜上盖5-6厘米厚的沙壤土,并将土拍实。在架设架床过程中,一定埋牢绑紧,防止架床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