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看?
说这话,还是有这样想法的,作为父母应该从自身原因查找,每个孩子出生都是天真烂漫的,有时候我们只看见别人的孩子懂事聪明,却忽略背后,他们的阿爸妈妈爷爷奶奶是多么辛苦的付出,孩子周围的言传身教,以及亲人之间的言谈举止深深影响孩子!再者每个家庭的收入以及家庭生活方式不同,也会深深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方式!最简单的吧,同是孩子做完作业,有的家长会认真查看每到题,错了会给孩子认真讲解,而有的家长只会问做完了吗,而不是细细查看一边,认为明天会有老师检查!还有就是日常中的父母行为习惯,就是日后孩子的习惯,如果一对父母整天吵架,家里又脏又乱,整天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好,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接受这一切,若父母在家规规矩矩,轻声细语,对长辈很孝顺尊敬,那后代也是很懂礼貌的!我小时候,我奶奶经常说她公婆的好,我爸也教育我们说对我奶奶好点,我爸我大爷对我奶奶也挺孝敬了,同样现在我对我爸也是尊敬,我孩子说我爸爸,你对我爷爷真好啊,我说:你爷爷是我亲爸,养我大了不容易,我对他不好,别人就说我不孝了,你愿意别人说你老爸是不孝子吗?我儿子说不愿意,我又问他,那你长大了,对我好不?儿子说:必须对你好啊,因为你是我亲爸,我穿的上学都是花你的钱,我说:你是我儿子,你不花谁花了,
我认为这个是天下父母们的通病,也是让孩子们特别苦恼的一件事情,且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这样的,基本上没有改变,话说谁小时候不是被父母这样比较着长大的?美其名曰那是榜样的力量。
而真正的有一天我们自己当了父母后也不知不觉的重复着父母们的故事。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心切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能够争气,长大成人后才能有个好的出路,有美好的生活,这个也是大多数父母的内心最朴实的想法。
所以,家长们一定会满眼都是好的目标和追求,而别人家的孩子正好是最直接的对标,这个是可以体谅的。作为父母期望孩子优秀一点这个无可厚非,如果不能理解就等你自己有了孩子再去理解吧。
其次,有些人认为父母把自己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只是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会有一点,然而谁又沒有呢?小孩子也会因为父母的高大上的形象或工作或者表现而自豪,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上来说这个很正常,父母天生就会因为孩子而感到骄傲。
再次,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长处,而对比的总是自己的短处。其实,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是什么“德行”,你的优缺点在父母眼里那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清二楚。而爸妈们直接说你不行又觉得太不生动了,就抓一个例子给你效仿一下,事情就这么简单,千万不可多想。
最后,你会发现父母们给你带来的一定是邻居小明英语特别好,你要好好学习人家,隔壁小美琴弹的都专业十级了,你的***怎么样了?每个孩子的优点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其实就是希望你能学好,能进步。
而你的优点那也是父母们和别人家炫耀的资本,父母们很辛苦更是不容易,我们为自己努努力就能让他们开心快乐,那就满足一下他们吧。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是我们每个父母都存在的问题。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主要来源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那么,在父母的心中,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的标准如何呢?举止文雅,仪态端庄,说话文明,孝敬父母,学习最优秀,动静有度,,,,总之,全世界优秀孩子的所有优点都集中到自己孩子的身上,这才是我们父母心中理想的自已的孩子!为了理想中的孩子,父母千方百计寻找自已孩子的短板,缺点。加以指责,呵诉。要求改正。而我们的父母对此没有标准,说不出所以然。唯一的办法就是对比。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说事,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多用心,别人家的孩子多文雅,别人家的孩子多听话,,,,总之,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常言说:是个精是个怪,自己养的自已愛。其实,天底下的父母都爱自已的孩子,只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孩子,难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教育孩子时我们要因势利导,不是用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来***,嘲讽自已的孩子的缺点,短板。而是用肯定鼓励,表杨,加批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孩子的耳边要经常有:"你真棒,了不起。"也应有"某方面不足需要努力,我相信你。"确保孩子在发扬成绩,改正缺点两股强劲的暖风中快乐成长。让世界上最优秀的孩子是我们家的。(谢谢友友们的支持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