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方言各县都不一样吗?
苏南方言主要是吴语和江淮官话两种,从苏南地域划分主要地级市是苏锡常镇四个市外加省会南京,但是大的是这样,其实每个小区域又分的非常细,往往可能相隔几里地说话都会不一样,所以县级市的语言分的非常多,但基本大方向都是这两种语言体系。南京基本上是江淮官话为主,但下辖的溧水说的就是吴语,镇江也主要是江淮官话,但下辖的丹阳说的是吴语,常州基本是吴语,但金坛区,武进区和溧阳的部分乡镇说的也是江淮官话,苏州和无锡基本上就是吴语为主了,但也有一些地方说江淮官话,比如张家港靠近通沙汽渡的部分区域也说江淮官话。这个主要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总的来说,不管是讲吴语也好,江淮官话也好,苏南区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都是相对比较接近的,南京的北面由于靠近安徽,所以可能有些不一样,但苏锡常镇这几个地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接近的。而吴语主要是受苏州和常州的影响比较大,由于自古以来,苏州和常州是属于比较大的府一级,所以基本上苏锡常地区主要是受苏州话和常州话的影响比较大,比如昆山,太仓,吴江,常熟,张家港的东部基本上是受苏州话影响,与苏州话接近,无锡,江阴,宜兴,丹阳,张家港的西部,金坛的东部受常州话影响,与常州话接近。而溧阳,溧水,金坛南部同时受南京和常州的影响,语言更多的是两种语系的融合,金坛还受到镇江话的影响比较大,镇江话的影响范围相对而言比较小,在镇江城区和丹徒区域。因为本人是江南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所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不足之处请见谅
我是丹阳人,丹阳方言应该是苏南各县方言中的一朵奇葩,丹阳地理位址处宁镇扬与苏锡常交界地带,本身又是吴文化发源地之一,受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的影响就形成了“四门八音,各不相同"的特色,旧时丹阳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的方向都有两种口言以上口音!所以丹阳话听懂还是较难的,有时丹阳本地人互相之间讲的方言都听不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考察考察。
我来自南通的启东市!启东市内有两种方言,启海话和吕四话,启海话我们称他为沙地话,和崇明话接近!我属于吕四人,我们吕四话使用人口不足五十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方言 属于吴语太湖毗陵小片,也就是常州!但与吴语完全不通!PS 本人现在在常州工作 会讲常州话,初来常州时根本听不懂,本地人也听不懂我们讲的什么!
都不一样有点夸张,但是差异是有的,县东面的百姓可能听不太懂县西面的百姓的方言,用“十里不同音”来形容苏南方言的差异是很合适的。
整个苏南地区都算是吴语区,但是吴语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浙江、上海、苏南、江西部分、安徽部分一共有6个片区。
苏南属于吴语中的太湖片,但是,太湖片区里又可以分7个小片!!这就可以看出来整个太湖片区里方言的差异性。
比如江苏南部的部分地区属于太湖小片,这里方言的特点:“人银”“六绿”同音,“女儿”读出来是鼻音形式的……
比如武进、南通、启东等,又属于毗陵小片,这里方言的特点:穿衣服就说穿衣服,不说着,家就说家,不说屋里,红的、好的都说红佬、好佬……
比如吴江、昆山等,又属于苏沪嘉小片,这里方言的特点:家多说屋里,红的、好的多说红个、好个……
除了这些本地的语言以外,还掺杂着少量官话、河南话、湖北话等等,这些大多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时,移民带来的方言,这么多代人传下来,也在苏南地区形成了语言孤岛。